清正廉洁的王栋

来源:姜堰区纪委 日期: 2024-03-13

“我劝吾族安生理,处世无如守分美。守分不求自有余,过分多求还丧已。

耕耘收获无越思,规矩方圆法不驰。舟车辐辏宜深藏,货殖居奇戒贪鄙。

饶他异物不能迁,自然家道日兴起。黄金本从勤俭生,安居乐业荣无比。击壤歌衢帝力忘,我劝吾族安生理。”

以上是姜堰王氏宗祠所珍藏的《王氏家乘》里的《六规训》的第五部分。《六规训》是由王栋亲自撰写的,引用部分的内容大意是:“我要求我们每个族人在处世上做到安分守己,自给自足。过分追求物欲只能伤害自己。要安心农耕,循规蹈矩,不可违法。聚积财务,深藏不漏,买卖公平,力戒贪婪。不能有贪占之心,靠勤劳节俭兴家。做到这几点,就能安居乐业,家门兴旺。如此,官府也不会找我们的麻烦。所以,我劝大家要遵纪守法”。

王栋(1503—1581)字隆吉,号一庵,姜堰镇人,是王艮的族弟。他是明代姜堰杰出的平民思想家、教育家。24岁补泰州生员(秀才)师事泰州州守王瑶湖,后师事王艮学道,得家学之传。存世有《王一庵集》等书。他为《三水王氏家乘》规训中六歌作详细阐述,继承并发展了王艮哲学思想,他先后聘主白鹿洞书院,南昌正学书院、泰州安定书院,任山东泰安州学、江西南丰教谕,深州学正。辅佐萧景训构建泰州崇儒祠。70岁回乡,创“归裁草堂”(今王公祠)讲学传道。他的“格物”说、“意为心之主宰”说、“学不离乐”说以及“人欲不能无”的理欲观是可贵的精神财富。王栋系淮南王氏三贤之一,有泰州学派“巨擘”之称。王栋不仅学术思想名扬中外,官德人品更是光辉闪耀,彪炳史册。

勇于担当救学子

王栋60多岁时调任南丰学正。为了革除教育上存在的弊端,他注重加强督查,使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得到培养和录用。有一天,他在翻阅乡试落选的考卷时,发现一份考卷在立论、立意、立言等方面皆有独到之处,却被打入另册。考官为什么如此疏忽呢?于是,他把这份考卷抽出来 ,将书史找来了解情况。在王栋的追问下,书史只好如实反映:原任考官与这个学子的老父有嫌隙,就寻找机会对对方进行打击报复。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借口下手。后来这个学子参加生员考试,这个考官认为机会来了,故意找出这个学子考卷中含有所谓抵毁朝廷的词语,利用职权将该学子定罪投入监狱。王栋一听十分气愤,这纯属公报私仇,致人于囹圄,可恨可恶。有个同僚提醒他注意,离任的学正,朝中有后台,老虎屁股摸不得。王栋在他编制的《王氏六规训》中云:“作威倚势成何用,弱寡欺孤不自疑,白昼纵逃三尺法,暗中犹有鬼神知。”坚持真理、伸张正义、不畏强暴是做人应有的德性,作威倚势、弱寡欺孤法所不容。王栋心想,为官者必须抑强扶弱、为民解难、伸张正义,我不能不管。这时朝廷派出的巡按正好经过南丰,王栋毅然将学案材料呈报上去。巡按大人复查后发现完全是故意陷害,十分震怒。传令将蒙冤的学子从狱中放出,将徇私枉法陷害学子的学正的罪恶行径上报朝廷,使之受到应有的惩处。

事后,学子的母亲带着重金携子登门感谢王栋的解救之恩。王栋婉拒:“救民于水火,乃为官职责,受礼乃贪腐之源,请收回礼物。”

王栋大义凛然,敢冒风险,不计后果,勇救学子,表现了他坚持真理、伸张正义的献身精神,令人震撼,令人起敬。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见义勇为的崇高美德。

为官清廉不爱财

王栋为官,讲究官德。在其《年谱记略》中,记录了他在仕途“清贫如洗”。不讲吃、不图穿、不爱财、不贪污、不受贿、不求回报。他说:“君子要时时处处注意控制自己的行为举止,努力做到淡而不厌。”淡泊名利是他为官恪守的准则。

生活简朴。王栋认为“圣人经世之功,不以时、位为轻重。”意即身份、地位变了,道德操守不能变。他在官任上生活十分简朴,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家织布衣,山珍玉浆、绫罗绸缎从不沾边。

省吃俭用。王栋在外任职,官小薪薄,坚持铢积寸累,省下的俸薪全部寄回家中。身体不适时,宁可利用学过的医药知识,自采草药治疗,也从不乱花钱财。

藏金不动。隆庆五年(1571)王栋调任深州学正,并参与署县州事。有一位离任的同僚告诉他,自己在深州为官时,积蓄一罐金银忘记带走,这笔金银埋在一处花坛中,嘱咐王栋尽管取用。五栋认为,金钱乃身外之物,只是一弯流水,一片浮云而已。金钱可养人,也可害人,非属己有,切莫取之。因此,他对埋金不屑一顾,直到告老回乡,从未提及此事。

“货值居奇不贪逼,饶他异物不能迁。”是王栋立身处世坚持的理念。甘守清贫、不占不贪、埋金不取、生活俭朴反映了王栋为官清正廉洁、谨守家规的高尚情操。

不依权势谋私利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然而,古今中外,只有贪官才会以权谋私,清官绝对不会这样做的。王栋一生在外做官,直至嘉庆六年(1572)才从官场退居故里,由于为官清正廉洁又乐善好施,没有什么积蓄,所以回到家乡时仍是“两袖清风,一贫如洗。”尽管如此,他仍甘居清贫心坦然,不依权势搞特殊,“守分不求自有余,过分多求还丧己”显示了他自律自重的高风亮节。

不花公门之资。王栋退休后,“致仕归里,清贫如洗”说明他为官不贪污,不受贿,不求回报,讲究官德。为了落实祖训,尊祖先,睦族众,制祭田,定祀礼,决定创建宗祠。然而由于手头资金拮据,迟迟没有动工,当时有族人对王栋说:“先生在公门多年,何不向州署申请拨款。”这时,州署也表示有意资助。王栋却认为,建祠乃私家之事,并非公益设施,不可占用官府资金。于是,他让出自己住宅的一部分,作为祠堂用房。

州府粮差不减免。有一年发生虫灾,庄稼受到伤害,收成锐减。族人建议王栋利用他在官场的影响和社会地位去找官府,要求减免粮差。王栋认为,他已回乡,不宜再入公门,退居归故里以后,更不能以势营私。因此,他告诫族人,“吾族大差不能免”,坚持按原定标准向官府交足粮差。王栋不以权势谋利,保持晚节,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不以权谋私,今天仍然是我们值得倡导和奉行的。无论是对我们个人防止自身的堕落,保持自身的心灵健康,这对社会的反腐倡廉以及建立和完善法制社会秩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栋一生以经世为怀,以讲学传道为主要手段,以改造社会为己任,以“熔铸天下”为目的,真正实现了人生之“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达到儒家最高思想境界,他既不张杨,又不遁世,清白为 人,踏实做事,在泰州学派诸贤中实为难得一见的“淡白圣诚君子”,世人称他为“东鲁圣人”真是名副其实。王栋为王氏家族亲自制定了《王氏宗祠六规训》,并以身作则、模范执行每项规训。他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永远成为我们崇拜和学习的楷模。


主办单位:中共泰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泰州市监察委员会 

苏ICP备05003226号

Copyright © http://tzlzw.taizhou.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电话:12388